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北小分校红太阳小学保护学生视力倡议书
亲爱的老师们、家长们、同学们:
儿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指出“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这是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不能任其发展。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每一个孩子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每一个孩子的当下都关联着未来。保护每一个孩子的视力健康,就是呵护每一个孩子的光明未来,就是呵护每一个家庭的未来希望。我们要为每一个孩子履职尽责、贡献力量。我们倡议:
一、引导学生自觉爱眼护眼
1.教育学生强化“每个人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主动掌握科学用眼护眼等健康知识,养成科学用眼等健康习惯和良好生活方式。
2.家长是“孩子近视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家长要树立“一分预防胜过十分治疗”的防控意识,强化“近视可防可控不可逆”意识。
3.保障学生合理作息,确保小学每天睡眠达到10小时。
4.引导学生关注自身视力状况,自我感觉视力有明显变化时,及时告知家长和老师,尽早检查治疗。
5.规范做眼保健操,按“一尺、一拳、一寸”要求保持读写姿势。劳逸结合,课间老师要有序组织督促学生到教室外活动。教育引导学生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间不超过 40分钟,课间有序到教室外活动或远眺。
6.确保照明环境良好。看书学习时,应在光线均匀明亮的环境中进行。晚上读书写字要同时使用书桌台灯和房间顶灯,并正确放置台灯辅助照明(右手写字台灯置于左前方);买灯具时挑选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产品(全光谱灯)。避免照明光线过强、过暗或频繁闪烁。
7.教育引导学生在使用视屏类电子产品时,每次≤15分钟,每天累计≤1小时,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
二、强化户外活动体育锻炼
1.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家长和小学生要科学认识体质健康的对视力的影响,不断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2.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学校要严格落实国家刚性要求,小学一至二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周3课时,坚决不得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
3.保证体育活动时间。学校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4.小学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学校要对体育家庭作业加强指导。
三、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
1.有限带入校园。学校应告知学生和家长,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电子视屏类产品带入校园。学生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书面申请,进校后应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2.细化管理措施。学校应将手机、电子视屏类产品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定具体办法,明确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装置。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不得用手机、电子视屏类产品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机操完成。
3.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电子视屏类产品,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避免简单粗暴管理行为。
4.做好家校沟通。学校将手机、电子视屏类产品管理的有关要求告知学生家长,讲清过度使用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家长应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电子视屏类产品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四、落实视力健康监测工作
学校建立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监测数据库,确保一人一档,并随学籍变化实时转移。在卫生健康部门指导下,严格落实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每学期2次视力监测制度,对视力异常的学生进行提醒教育,及时告知家长带学生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
多年以后,当这群孩子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他们会感谢你曾经为他们所付出的努力,让他们的人生拥有健康,让他们的未来如此明亮,让他们能够在梦想的世界里展翅翱翔。(北小分校红太阳小学 保健室 撰写:刘立娟 编辑:李昕 一审:王婉清 二审:徐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