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少先队】防灾减灾 共筑平安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分校红太阳小学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思政课展示活动
同自然灾害抗争,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人类永恒课题。科学认识致灾规律,有效减轻灾害风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今年的5月12日是我国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减轻灾害风险 守护美好家园”,5月7日至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5月9日,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分校红太阳小学迎来了本学期第十三周以“防灾减灾 共筑平安”为主题的升旗仪式。
升旗手介绍
三(10)中队:黄宛宁 陈秋霖
六(2)中队:王允诺 许子欣
他是三(10)中队的陈秋霖,他阳光开朗、热爱学习且拥有很强集体荣誉感。课堂上专心听讲,积极动脑;下课后,还是老师的小助手,在班里先后担任体育委员、小队长、小组长等职务。他喜欢跳绳、游泳、打乒乓球等运动,在历届校运动会上均获得优异成绩,为班级赢得了荣誉。他会珍惜升旗手这一殊荣,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进步,不辜负老师和队员们的期望。
她是来自三(10)中队的黄宛宁,她热爱学习、做事认真、责任心强,乐于助人,年年被评为学校三好学生和优秀班干部。她性格开朗、兴趣广泛,除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外,还特别喜欢看书、唱歌、弹吉他……她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老师,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朝着目标努力奋进,努力做到自信、自律、自强,成为最好的自己。
她是来自六(2)中队的王允诺,一个性格内敛,勤奋好学的女孩。在学校里,她是老师的得力助手,队员们的好伙伴。她关心集体,遇到有困难的队员总能伸出援助之手。课上认真听讲,课后按时完成作业,及时复习巩固,并且提前预习。正是因为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获得了红领巾争章个人三星章、江北新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金钥匙科技比赛江苏省二等奖、“七彩语文节”软笔二等奖、创意编程比赛江北新区一等奖。
她会珍惜升旗手这一荣誉,时时激励自己,努力学习,在各方面精益求精。
她是六(2)中队的许子欣。在中队里,她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勤奋好学,是老师的小助手,在课上她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对待老师布置的作业都能认真完成,课后她经常解答同学们不懂的问题,曾多次获得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阳光娃,优秀少先队员等荣誉称号,她的兴趣爱好很广泛,有画画、书法、阅读等等。她的愿望是当一位画家,用自己的笔画出祖国的千山万水,画出一草一木,画出一沙一石。
未来的日子里她会更加严于律己,认真学习,不辜负老师和队员的期望。
《防灾减灾 共筑平安》国旗下讲话
大家将永远铭记地球的这一个坐标:北纬31度,东经103.4度。人类将永远铭记历史的这一个时刻:公元2008年5月12日,北京时间14时28分。一场8.0级的强烈地震,突然袭击了中国西部的四川省汶川县,强大的地震波震动全川,摇撼全国,在瞬间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这是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中国遭受的伤亡最重的自然灾害,举世为之震惊,无数国人为死难同胞落泪。
汶川地震中的遇难同胞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向我们警示,必须提高防震减灾的意识,掌握正确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如地震发生时,可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学校避震应注意: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积极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有利于公众学习、掌握防震减灾知识,增强大家对防震减灾重要性的认识。有利于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平安校园。为此,我们向全校师生提出以下三点倡议:
1.积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防灾减灾日的宣传活动,以此为契机广泛宣传防震减灾知识,提高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地震自救互救的能力;
2.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加防震疏散演练,学以致用;
3.充分利用地震科普基地资源,锻炼应对突发灾害的能力;
少先队思政课展示
三(10 )中队为大家带来了“防灾减灾 共筑平安”为主题的思政课展示,五名朝气蓬勃的少先队员们,现场宣传并演示了正确掌握避震、疏散和自救互救的方法。随后,少先队员们表演了活力四射的防震减灾舞,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将防震减灾知识“唱”出来、避险要点“舞”出来,帮助队员们牢记紧急避险技能,提升应急保护能力,收到很好教育效果。
我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认真落实上级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决策部署,把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和应急避险知识普及作为保障校园及师生生命安全、加强安全管理、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通过集中教育、主题班会、主题队日活动、参观展览、知识讲座、体验操作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切实提高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保障学校、广大师生安全和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环境。(撰稿:刘曼 摄影:刘曼 初审:王婉清 终审:徐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