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德育天地>德育天地>详细内容

德育天地

【阳光少先队】推广普通话 喜迎二十大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分校红太阳小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少先队思政课展示活动报道(西校区)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9-19 19:37:56 浏览次数: 【字体:

实现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是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的一项基础工程,也是学校教学的常规工作。为进一步增强队员的语言规范意识,推广普通话,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北小分校红太阳小学特举行“推广普通话 喜迎二十大”的主题升旗仪式。此次升旗仪式由六(2)中队负责。

升旗手介绍

六2中队:郑孝宸  张跃凡

他是六(2)中队的郑孝宸,他是一个活泼开朗、兴趣广泛。爱好篮球、街舞、口琴、游泳。他的人生格言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会很荣幸能成为本周的升旗手,他会在今后的生活中,好好学习、好好锻炼,争做一名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他是六(2)中队的张跃凡。在中队里,他热爱科学,喜欢探索,平时爱好研究各种发明创造,将来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航天员。他曾多次获得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少先队员等荣誉称号,未来的日子里他会更加努力,认真学习,严于律己,不辜负老师和队员的期望。

红领巾思政小讲堂《毛泽东的拐杖情缘》

毛泽东一生热爱山水,工作之余,登山是他的一大爱好。拐杖,成为他晚年登山必不可少的用品。他对拐杖没有什么讲究,不管木制的还是竹制的,只要合用就行。在众多拐杖中,他特别喜欢一根竹拐杖,这根拐杖来自杭州丁家山。

毛泽东喜欢杭州,称杭州为第二故乡,生前先后40多次来杭州。20世纪60年代初,有一次毛泽东登丁家山,上山前,随行人员没有带拐杖,就到附近农家砍了一根竹子,简单处理了一下,当作拐杖,毛泽东就拄着这根散发着清新竹香的拐杖上山。途中,他仿佛想起了什么,突然停住了,郑重地问工作人员:“这根竹子有没有付钱?”工作人员回答说:“老乡本来不收钱,但我们还是付了。”毛泽东很高兴,赞扬工作人员做得对。毛泽东对这根拐杖喜爱有加,上山后吩咐工作人员不要丢掉,要带回北京去。

后来,无论是在中南海散步,还是外出视察,毛泽东一直使用这根未经雕琢的拐杖。作为国家领导人,也曾有人给毛泽东送精致的拐杖,但是他却从不留用。对于从野外带回来的这根竹拐杖,他却敝帚自珍,视为珍宝。

有一年,毛泽东在湖南长沙考察,随身带着的就是在杭州丁家山上用过的竹拐杖。其间,越南主席胡志明来中国访问,到长沙拜见毛泽东。毛泽东与胡志明交情很深,两人相见甚欢。有一天散步时,胡志明突然向毛泽东提出交换拐杖,以资纪念。毛泽东看了看胡志明手中精致的拐杖,扬起自己手中的竹拐杖,风趣地说:“就这根打狗棍跟你换?换不得,你的太漂亮了。”胡志明拗不过毛泽东,只好带着遗憾回去了。

生活作风绝不仅仅是一己的好恶问题,还是一个人精神境界、精神品格的具体反映。生活俭朴是毛泽东的一贯本色,他不太注重物质享受,一向严格要求自己,拒奢侈崇俭朴。他的拐杖就是最好的说明。

习近平总书记说,“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芒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每一名少先队员员都应该铭记党史,常照党史之“镜”,在学习党史中感悟初心、担当使命、艰苦奋斗,从革命前辈的手里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不断保持和发扬党的胜利成果。谢谢大家!

少先队思政课展示:六(2)中队《快板:说好中国话》、舞蹈《中国话》

人类自从告别混沌世界,走进文明社会,语言就成了传承文明的载体,交流感情的纽带,沟通思想的桥梁。传承了巍巍中华上下五千年悠久灿烂文明的普通话,不但是中国各民族、各方言区之间进行交流的通用语言,还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为此,六(2)中队为大家带来快板《说好中国话》。

7ca4f87a2eb2415bab08a17f910b0749.png

推广普通话,是关系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文化传承和社会进步的基础工程,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相互交流、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接着,六(2)中队又为大家带来了舞蹈表演《中国话》。

2cfe3df47e4b4694af38c35266ff498d.png

最后,六(2)中队队员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广普通话 喜迎二十大“的倡议中结束此次少先队思政课展示。(撰稿:杨培蓓 摄影:杨培蓓 初审:王婉清 终审:徐实)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