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少先队】让问候成为一种习惯
——北小分校红太阳小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思政课展示活动(西校区)
11月21日是“世界问候日”,是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为促进埃及及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来自澳大利亚的姆可马克与米切尔两兄弟自愿宣传并设立的。节日的意义在于向世界祈祷和平。一句“你好”,不仅是一声招呼,更包含着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善意。为此,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分校红太阳小学于2022年11月21日举行了“让问候成为一种习惯”主题升旗仪式。
升旗手介绍
她是红太阳小学五(4)班的刘佳颖。她是一个开朗的女生,喜欢看书跳舞,爱学习!她的座右铭是用心生活,用心感受。待人真心,做事专心是她的信条。这次能担任升旗手,她感到十分荣幸。感谢老师与队员们对她的信任!
他是红太阳小学五(4)班的郭建彬。他是一个阳光的男孩,喜欢各种球类运动。他还是一个意志坚定的男孩,坚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次能担任升旗手,他感到十分荣幸。感谢老师与队员们对他的信任!
红领巾思政小课堂——少年英雄张一郎
小锅子,张一郎
生在沙河小村庄
天生一副好模样
小时没爹离了娘
小锅子,张一郎
日本军官喜欢上
收他为儿在身旁
险些上了鬼子当
小锅子,张一郎
逐渐长大猛觉醒
逃离虎口拿起枪
专打日伪狗豺狼
当你听了这儿歌,不禁要问:这张一郎到底是哪里人氏?何许人物?他又有哪些动人事迹呢?
张一郎,乳名小锅子,江苏溧水人,出生于一个穷苦农民家庭。因人长得机灵,被日军驻溧水警备队队长看中,把他作为“干儿子”收养,给他取了个日本名字“衣奇劳”。16岁时,他有了投奔新四军的念头。1943年7月的一天,小锅子投奔了新四军游击小组。
1944年12月25日,张一郎和游击小组的队员到沙河动员群众参军,被便衣特务发现后报告了日军警备队。日伪军立即将沙河一带围住,围歼张一郎游击小组。张一郎命令几名游击队员钻到敌伪军背后,自己和一名游击队员吴顺喜坚持原地吸引敌人火力,掩护群众安全转移。可张一郎却自己腿部中弹倒在田埂边上,他把枪递给吴顺喜说:“我腿断了,不能跑了,我用手榴弹掩护你,你快跑。”吴顺喜一个劲地要背他走。就在这时,只离他们几十步远的地方有几个日伪军追赶过来,张一郎大声命令吴顺喜把他放下,吴顺喜只好含泪离开张一郎。张一郎在手榴弹用尽之后,才被日伪军抓住。敌人一看是“衣奇劳”,要抬他去见纪田太郎认个错,说纪田可能会饶恕他不死。张一郎宁死不干。鬼子气极了,用刺刀将他戳死。事后,人们发现他被刺了23刀。年仅17岁的张一郎怀着坚定的抗日意志,为民族解放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不久,战地记者卢沙将张一郎传奇的抗日故事撰写成《一郎不死》一文,张一郎在溧水人民群众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形象。直到现在,街头巷尾还传来一阵阵童谣“小锅子,张一郎,担任游击小组长。掩护战友献生命,他是溧水好儿郎。”
少先队思政课展示——《让问候成为一种习惯》
五(4)中队为大家带来了“让问候成为一种习惯”主题T台走秀式的问候以及《问候》主题朗诵。前四组展示的是中华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问候礼仪,展现了华夏作为礼仪之邦,具有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后面展示的分别是俄罗斯、美国、尼泊尔、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赞比亚这些国家的问候礼仪。这一句句“你好”,队员们并不熟悉,有些甚至都没有听过。但是,这一句句亲切的问候、这一次次热情的招呼,让在场的每一位队员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感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温暖。
今天是一个温馨的日子,“世界问候日”。不需要礼物,不需要庆祝,我们要做的,其实很简单:一个微笑,一句“你好”,就能向身边的人送上温暖的问候。队员们,行动起来吧!面带微笑说你好!(撰稿:曹惠君 照片:顾晓洁、张甜纤珏 初审:王婉清 终审:徐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