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劲帆满图新志 团结奋进开新局
——北小分校红太阳小学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少先队思政课展示活动报道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5月29日,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分校红太阳小学迎来了本学期第十七周以“风劲帆满图新志,团结奋进开新局”为主题的升旗仪式。
【东校区】
升旗手介绍
四(9)中队:张轩瑞 刘李航
他是来自红太阳小学四(9)中队的张轩瑞。平时,他的爱好很多,其中他最喜欢弹吉他和阅读。他现在学吉他已有2年多了,并获得了中国音乐学院的三级证书。同时音乐已在他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他从小就喜欢阅读,常常与书为友,以书为伴,在书的海洋中遨游;因为喜爱图书,他也主动的担任了班级的图书小部长,而且获得了学校图书小部长的“志愿服务之星”。书就像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教他在童话中领悟真、善、美;假、恶、丑的做人道理。
他会记住今天这个光荣的时刻,鞭策自己,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各方面精益求精,不辜负老师和同学们对他的期望。
他是四(9)中队的刘李航,他是一个活泼开朗、热爱学习的男生。课堂上积极发言,课后也能按时完成作业。在班里是老师的得力小助手。他兴趣爱好广泛,喜欢围棋、画画和游泳。很高兴担任升旗手,他一定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好好学习,争做时代好少年。
红领巾思政小讲堂
四(9)中队的张馨甜今天带来思政课小讲堂的主题是《草原小姐妹》。
蒙古族少女龙梅与玉荣是一对小姐妹,1964年2月9日,小姐妹利用假日自告奋勇为生产队放羊,那时龙梅11岁,玉荣还不满9岁。中午时分,低垂的云层洒下了一串串的鹅毛大雪,怒吼着的狂风席卷着飞扬的雪花。刹那间,白毛风吞没了茫茫的草原:暴风雪来了!龙梅和玉荣急忙地拢住羊群,转身往回赶羊。但是狂风暴雪就像一道无形的墙,阻挡着羊群的归路,羊群顺风乱窜。在这关键的时刻龙梅对妹妹说:“快去叫阿爸帮咱们拦羊!”小玉荣听了姐姐的话,掉转头顶着风雪拼命地跑,没跑多远就栽倒了。她起来回头一看,姐姐一个人在暴风雪中,左手拿着羊鞭,右手甩着脱下来的皮袄左右拦挡,没有自己这个帮手,羊群越发乱了。小玉荣顾不得再去叫阿爸,立即返回羊群,手里挥动着小皮帽嘴里不断地喊着。
从中午开始一直到第二天天亮,姐妹俩整整奋斗了20多个小时。寒冷,恐惧,饥饿,疲劳,责任感全部集中在了两个小姑娘身上。终于玉荣昏倒在雪地上奄奄一息,姐姐龙梅也好不了多少,但仍撑着跟在羊群后面。最后铁路工人和寻找她们的人及时赶到,姐妹俩和羊群才安全脱险。小姐妹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爱护公共财产,要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少先队思政课展示
四(9)中队给大家带来了《爱我中华》的舞蹈。在中华民族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从南疆的碧波到北国的胡杨,从东海的渔火到雪域的高原, 从古老文明到现代辉煌,五十六个民族血脉相连,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携手并肩。在每个炎黄子孙的心中,都有一个强烈震撼的声音:爱我中华!
红领巾广播站
四(9)中队的孙振皓和刘荣嵘带来的红领巾广播站向我们介绍了一些民族名字的由来。基诺族:“基诺”意为“舅舅的后代”或“尊敬舅舅的民族”。哈萨克族:“哈萨克”意为“战士”或“勇敢的自由人”。保安族:聚居在青海省,明朝在那里修建了保安城,由此得名。怒族:因居住在怒江流域而得名。高山族:意即“山地民族”。鄂温克族“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鄂伦春族:意为“使用驯鹿的人”或者“山岭上的人”。
我国的西南地区,是少数民族最多的地方。傣族、彝族、白族、景颇族、佤族、基诺族、哈尼族、傈僳族、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纳西族、羌族同胞都生活在这里。青藏高原幅员辽阔,海拔极高,高原上的山峰常年积雪。长江、黄河的发源地都在青藏高原上,青藏高原上的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藏族、门巴族、珞巴族人民顽强地生活在这里。
我们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因为汉族人口众多,所以习惯上把其他55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56个民族犹如兄弟姐妹,亲如一家,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历史与文化。
【西校区】
升旗手介绍:陈熹 伏星肇
她是来自红太阳小学五(4)中队的陈熹。她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在课堂上,她积极发言,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她还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比如弹钢琴,打羽毛球,画画,读书等,其中她最喜欢音乐,唱歌使她更加自信。今天她很荣幸当上升旗手,将鲜艳的五星红旗升上蔚蓝的天空。
他是五(4)中队的伏星肇,他是一个活泼开朗、热爱学习、尊敬老师的好队员。今天他能成为一名光荣的升旗手,感到特别高兴和自豪,今天,他将迎着太阳,将鲜艳的五星红旗升起,将会以此为新的起点,向理想的目标前进!
红领巾思政小讲堂
五(4)中队的陈熹今天带来思政课小讲堂的主题是“民族英雄代代传”。
抗日战争时期,华北平原上活跃着一支以回民兄弟为主组成的抗日部队——回民支队。这支部队屡建战功,被八路军冀中军区誉为“无攻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被毛泽东称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马本斋,就是这支英雄的回民支队司令员。
马本斋,回族。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很快侵入他的家乡。马本斋随即在家乡组织回民抗日义勇队,奋起抵抗。1938年4月,他率队参加八路军,屡建战功。
日本侵略军为消灭回民支队,无所不用其极,但都没有得逞。1941年8月27日,日本侵略军抓走了马本斋的母亲白文冠,企图逼降素有孝子之名的马本斋。日本侵略军动用种种手段,逼迫马母给马本斋写劝降信。但是,深明大义的马母宁死不屈,在进行绝食斗争后以身殉国。得知母亲牺牲的消息,马本斋强忍悲痛写道:“伟大母亲虽死犹生,儿承母志,继续斗争!祖国就是我的家,党就是我的母亲,为了他们,我决心献出我的一切! ”
从1937年至1944年,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不惧牺牲,浴血作战,奋勇杀敌,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万余人,在广阔的冀中平原和冀鲁豫边区屡建战功。
1944年1月底,回民支队奉命开赴陕西延安。出发前,马本斋抱病为部队作了最后一次动员,叮嘱同志们“要跟着党,跟着毛主席,抗战到底!”
亲爱的少先队员们,马本斋是我们回族汉族的模范,是我党的战士,是我们的民族英雄!他的光辉形象将永远矗立于我们心中。
少先队思政课展示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熟悉的《我的祖国》的旋律响起,歌唱者嘹亮的声音回荡在校园的上空,久久才散去。“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生机勃勃的花,根挽着心…”紧接着的,是诗歌朗诵《五十六个民族》。语言文字中透露着一个信息,五十六个民族铸成的铜墙铁壁会一直守护我们的祖国。五(4)中队的队员们以深情地语言动情的诉说着对祖国母亲的爱。
红领巾广播站
五(4)中队的陈熹和刘佳颖带来的红领巾广播站向我们介绍了一些民族政策。
民族团结是指民族之间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的和睦、友好和协调、联合,即各族人民基于共同的利益,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共同努力奋斗。
我国民族团结政策包括①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②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③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繁荣发展;④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原则①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②实施民族区域自治;③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④培养少数民族干部;⑤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⑥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家公民,我们要自觉加强学习,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民族理论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要立足本职岗位,以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要坚持原则、明辨是非,旗帜鲜明地与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大厦,需要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建设。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中华民族之所以在困难面前愈战愈勇、繁荣昌盛,根本原因就在于民族团结精神所生发出的深厚凝聚力。让我们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以实际行动,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撰稿:陈敏、曹惠君 摄影:陈敏、曹惠君、张甜纤珏 初审:王婉清 终审:徐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