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德育天地>阳光娃娃>详细内容

阳光娃娃

北小分校红太阳小学开展海姆立克急救法培训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3-22 22:00:07 浏览次数: 【字体:

为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及后勤员工的专业能力,增强安全防范意识,3月22日我校组织教师及后勤员工开展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培训学习活动。

本次培训分东、西校区同时进行,由刘丽娟和林茭箐两位校医为大家具体讲解和示范动作要领。

首先,两位校医为大家讲解了什么是“海姆立克急救法”,发生紧急情况时如何处理?儿童与成人在急救手法上有什么区别等,并通过详细的讲解和生动的演示来告诉教职员工各种急救的方法。


64c7b9cff756407ba1731768abb40e13.png

b0751d2f448e46fa86fb5bccb3cabbbe.png

听完全面讲解后,教师和后勤员工两人一组进行了操作演练,对于手的摆放位置、用劲力度、按压次数等细节反复练习,确保熟练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


ec9151a94aef499494782242690e165b.png

通过本次培训,教师和后勤员工们深入了解了“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具体操作步骤,掌握了急救方法,提高了大家在面对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时的应变能力,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在一日生活中对学生不间断观察的重要性,真正做到照顾好每一位学生,为学生们的健康快乐成长保驾护航!

什么是海姆立克急救法?

利用冲击腹部——使膈肌下软组织,被突然的冲击,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这股带有冲击性、方向性的长驱直入于气管的气流,就能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等异物驱除,使人获救。 

361a6231c29348d0b8302878c439fea7.png

成人及儿童如何救治

施救姿势:在患者清醒、尚可站立的状态下,施救者弓箭步站在患者背后,前脚深入患者两腿之间、双手环绕患者腰部以保护其不会跌倒。

施救手法:即用两手臂环抱患者腰部,一手握拳,拳心向下放在患者肚脐和胸骨下方之间的腹部(约肚脐上两横指处),另一手掌抓住拳头,双手用力向上向内快速冲击患者腹部。简单来说就是“剪刀、石头、布”,重复此动作,直到异物排出。如果患者是儿童,施救者应蹲下或者跪下进行施救。施救手法同成人。

c6760329ff8f4c4b91bc62fe7b8d0541.png

肥胖及孕妇

若患者为即将临盆之孕妇或非常肥胖致施救者双手无法环抱腹部做挤压,则在胸骨下半段中央垂直向内做胸部按压,直到气道阻塞解除。

54c802f76d294d879dae0f201da277f1.png

自 救

若周围没有其他人,可依靠在一固定的水平物体上(如桌子边缘、椅背、扶手栏杆等),以物体边缘快速向上冲击自己的腹部,重复几次直至异物排出。

c8353303d4aa4d5680ead072301dc795.png

意识模糊

急救者让患者仰卧位,然后骑跨在患者大腿上,双手两掌重叠至于患者肚脐上方,用掌根向前下方突然施压,反复进行。如无法清除气道阻塞物,患者将失去反应。对于无反应且呼吸不正常或者仅有濒死叹息样呼吸的患者,应给予心肺复苏。对于气道严重阻塞且失去反应的患者,同时给予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非常重要。

b347a3663a014ab389cdf7796a00d088.png

婴幼儿

施救手法:背部拍击

将宝宝(0-1岁)的身体扶于家长的前臂上,头低脚高,用手支撑宝宝头部和下颌,另一手掌根在宝宝者两肩胛骨之间进行最多5次的拍击。注意要用手掌根拍,力度适中不要太重,否则会伤害宝宝娇弱的脊柱。如果实施“拍背法”后,堵塞物仍未排除,则实施胸部快速冲击最多5次。

施救手法:胸部冲击

使宝宝仰卧位并支撑其头部,仍保持头低脚高。用另一手的两根手指在其乳头连线中点的正下方位置,进行最多5次胸部冲击。重复这两个动作,直至宝宝能够呼吸、咳嗽或者啼哭。如果宝宝失去反应,则从胸外按压开始心肺复苏。

6cd0e4c8a17a4eb59cf0dc9a07b0e448.png

(推送:钱琪  摄影:周雯 齐蕾 刘贝贝  摄影:张赟)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