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德尔塔”,我们如何科学防控?
7月27日,南京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情况发布会。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丁洁通报,此次疫情的毒株性质为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德尔塔(Delta)。
德尔塔毒株是新冠病毒变异毒株,最早于2020年10月在印度被发现,起初被媒体称为“双突变”病毒,目前是全球疫情留下的最主要毒株。它对人体的适应力增强,传播能力显著增强,病毒载量高,患者核酸转阴所需要的时间延长,更容易发展成重型。
面对更加狡猾、更加凶险的德尔塔病毒,大朋友、小朋友们应该怎么做?下面这几件事儿要做好,别松懈!
1.外出戴口罩
我们外出时,要带好口罩并正确戴口罩,同时,回家后彻底的清洁,防止将病毒带回家中。我们需要做到,尽量不出门。
2.勤洗手
用洗手液、香皂勤洗手,并且在流动清水下进行,每两个步骤最少实施五次,每次洗手需要十至十五秒。
3.多开窗勤通风
开窗通风,可以有效降低空间内的病菌,当太阳光照直射室内,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有效进行消毒、杀菌,通风时长要达到60分钟。每天开窗至少2—3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
4.使用公筷公勺
在餐桌上,我们要积极倡导文明新风,使用公筷公勺,文明又卫生,践行“光盘行动”,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5.强锻炼健体魄
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多补充水分,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证充足的睡眠,充足的睡眠能够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6.不聚集不传谣
我们要通过官方渠道掌握疫情动态,提高自身谣言辨别能力,保持平稳心态,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非必要不到人群密集场所,不举行大型聚会。
7.不漏报不瞒报
不带病上班、聚餐、聚会,一旦出现发热、头痛、咽痛、流鼻涕、干咳、乏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不适症状时,不要自行用药,应自觉佩戴口罩及时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实报告相关的旅居史和接触史。
各位红小人:
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是每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每个人都是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当前,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自身做起,认真落实有关疫情防控措施,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个人防护意识,提高个人防护能力。我们相信,经过大家的齐心抗疫,我们一定可以早日打败“德尔塔”,让我们重归美好生活,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北校分校红太阳小学保健室
撰稿:刘立娟
一审:王婉清
二审:张自卫